安塞县采取“五个结合”,有力促进
问责问廉问效工作
2007年开展问责问廉问效工作以来,安塞县纪委、监察局结合工作实际,通过成立工作机构、制定工作方案、认真宣传动员、抓住工作重点、精心组织实施,“三问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。截止目前,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对46个单位和93个项目及重点工作实施了问责问廉问效。发出“三问”通知书688份,处理各类违规违纪324人,其中,批评纠正处理108人,警示训诫处理179人,组织处理3人,党政纪处分26人。涉及重大项目建设保障责任追究8人。我县的主要做法是:采取“五个结合”,分类实施“三问”,有力地促进了县委、政府中心工作落实,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,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,推动了我县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。
一、 “三问”要与党委、政府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、重点工作相结合
县“三问”办每年把县委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,按照问责问廉问效工作要求,确定为“三问”对象,体现了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党委、政府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。对确定的“三问”重大项目,采取项目的立项、审批、招投标、资金拔付、施工合同及廉政合同的签订、完成计划、工程竣工验收、施工人员廉政情况等,实行全程跟踪监督;对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、责任落实、工作措施、存在问题及整改等环节进行跟踪监督;对确定为“三问”对象的重点单位,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,限期整改,并及时回访和评议。同时对确定的重大项目、重点工作及重点单位,采取纪委常委分工负责制,派驻“三问”工作组,全程跟踪监督,取得明显成效。县高级中学建设项目、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、中心街拆迁安置工程、体育场改造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工程,被确定为“三问”重大项目,及时问责问廉问效,有力地促进了县委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,保障了各个项目能够按期按质交付使用。将每年目标责任考核后进的乡镇、部门和单位,被县委、政府通报批评的,确定为“三问”重点单位,要求这些单位制定整改措施,尽快改变后进被动局面,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诫勉谈话,引起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
二、 “三问”要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、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
问责问廉问效工作,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转变干部作风,促进机关廉洁高效。在工作中,针对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,列出问责问廉问效的内容,严格按照信息登记、初步核实、签发“三问”通知书、领导审批、调查、处理等工作环节,规范操作,认真组织实施。在对部分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外出旅游、违规超标超量采购公务用车以及因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,致使工作出现失误的干部职工。进行问责问廉问效之后,使全县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,廉洁意识、服务意识、效率意识明显增强。
三、“三问”要与促进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
主导产业建设是全县经济建设发展的重点,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,为了保障全县主导产业的顺利发展,将农业综合示范园区、商品猪养殖及沼气利用循环示范项目、寿光—安塞科学发展农业产业化五大合作示范项目工程、苹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农业主导产业建设项目,作为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的重点来抓。对产业建设的基本情况、进展情况、资金运行情况、建设中存在问题等情况,进行监督检查,对产业建设中存在的坑农、害农问题,建设进展缓慢等情况进行了责任追究。
四、“三问”要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相结合
解决好关系民生及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是促进科学发展,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。我县将“三问”工作与关系民生及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相结合,紧紧围绕关系民生的能源建设项目、道路交通建设、社会福利体系建设、廉租房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、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及群众关注的中小学收费、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贵、退耕还林补偿等问题,积极开展问责问廉问效。查处了多起虚报冒领退耕还林补助、中小学多收、乱收费等问题。在“三问”中,还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中聘请了问责问廉问效监督员,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,多渠道、多层次收集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,将这些问题列为“三问”内容,以“三问”工作手段,得到妥善解决处理,受到群众好评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五、“三问”要与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和制度建设相结合
“三问”工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,必须融入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之中,作为关口前移、制度创新的重要措施。一是与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。在开展“招待费、车修费、差旅费”三项费用;公务人员出国境考察、公款旅游;规范津补贴;以清理“小金库”为主的收支两条线规定;落实《延安市公务员作风建设七条禁令》等方面的专项检查治理活动中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通过 “三问”, 处理了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,纠正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。二是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,县“三问”办创新制定了“三问三治三促”工作机制,通过“三问”(问责问廉问效)“三治”(治散治腐治庸)“三促”(促进行风转变、促进社会和谐、促进科学发展),加强了对各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措施落实的督查,促进了全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。三是与案件查办工作相结合。在警示训诫和案件查办工作中,我县注重教育预防,灵活运用“三问”措施,对“三问”中发现的轻微违纪和有违纪倾向的工作人员,通过“三问”谈话,制发“三问”批评纠正书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醒。对“三问”中发现的具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,移交警示训诫室或纪检监察案件室进一步调查处理。“三问”工作与警示训诫和案件查办工作的结合,强化了源头治腐力度。四是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相结合。按照“教育、制度、监督”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,结合“三问”工作,制定了“一把手”向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述效制度;重大项目问责问廉问效监督办法;问责问廉问效考核奖惩办法;公务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;重大项目财务管理“五笔会签”制度;重大项目立项审批、跟踪监督制度;政府采购采管分离制度;公务员外出考察审批制度;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;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。为了使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发挥作用,我县“三问”办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,对推行制度不力的单位和领导干部,将其确定为“三问”对象,进行通报批评。通过“三问”工作机制,促进了我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,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制度的执行力,进一步推进了我县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。
三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和创新,我县虽然在“三问”制度推行中,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,如“三问”工作机制,如何在纪检工作机制中定性,如何与信访工作、案件查办、警示训诫工作相衔接,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。今后,我们将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,不断深化问责问廉问效工作,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。(吴卓辉)